这几天,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上,中国选手正聚精会神地与来自全球的技能高手过招。
不同于奥运会等世界比赛项目的赛制规则,这项竞技的比赛时间一般是4天,也就是俄罗斯喀山当地时间的8月23日——8月26日,选手们都在比赛过程中,8月27日才会公布比赛结果。
那么,今天,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颇为神秘又陌生的组织——世界技能组织。
世界技能组织(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),听起来好像是电影或小说里的欧洲匠人神秘组织,实际上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,而且,它确实是诞生于欧洲。
上个世纪50年代,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发起创立了“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”,目的是感召青年人重视职业技能,引导社会和雇主重视职业技能培训,它们通过举办世界性的竞赛来实现目的。
后来,在“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”50周年会员大会上,“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”易名为“世界技能组织”,其注册地在荷兰。
截至2019年8月,世界技能组织一共有82个国家和地区成员,其宗旨是通过各成员之间的合作,促进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,在世界范围推动职业技能事业的发展。
世界技能组织的主要活动为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组织大会,以及每2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大赛。
世界技能大赛(WorldSkills Competition,WSC),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,被誉为“世界技能奥林匹克”,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先进水平。大赛涵盖运输与物流、结构与建筑技术、制造与工程技术、创意艺术与时尚、信息与通信技术、社会与个人服务6大领域,共56个项目。
根据世界技能组织规定,参赛选手一般不得超过22周岁,个别项目放宽到25周岁。中国此次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1岁,最大的25岁,最小的18岁,“00”后选手有5名。
世界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44届,今年是第45届,2021年,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行,为什么我们这几年才听说这项大赛呢?因为我们在2010年之前并非世界技能组织成员。
2010年10月,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。此后,我国参加了4届世界技能大赛。
这里要划重点,仅仅4届,我们就在奖牌榜登顶了!
2011年,英国伦敦举办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,我国派出6名选手,参加6个项目,获得1枚银牌,5个优胜奖。
2013年,德国莱比锡第42届,我们26名选手,参加22个项目,1银3铜,13个优胜奖。
2015年,巴西圣保罗第43届,我们32名选手,参加29个项目,5金6银4铜,11个优胜奖。
2017年,阿联酋阿布扎比第44届,我们52名选手,参加47个项目,15金7银8铜,12个优胜奖。
如果看奖牌数大家没有概念,那来看看奖牌榜名次:
2011年,中国第22名。
第一名是韩国。
2013年,中国第14名。
第一名是韩国。
2015年,中国第5名。
第一名是巴西。
2017年,中国,第一名!
不得不说,中国在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技能水平方面,一路狂飙,不断提升,令世界瞩目。这也正是与我们国家制造业崛起有关,所以近几年“大国工匠”“匠心”等词才变得更加耳熟能详,这也代表了社会对技能人才观念的转变。
世界技能大赛有一个特别的奖项,那就是以世界技能组织创始人阿尔伯特·维达名字命名的阿尔伯特·维达大奖。每届比赛只有1名选手可以获此殊荣,堪称“世界技能的巅峰”“金牌中的金牌”。
这个奖项自1995年设立以来,至今只有12名选手获得过。
那么,中国人夺得过吗?答案是:有!
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,中国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、江苏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获得了阿尔伯特·维达大奖!
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,中国有63名选手参加全部56个项目,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所有世赛项目!
我们共同期待,中国选手能够取得优异成绩!